网络出版将冲击传统出版市场
2023年03月17日 孝感机械设备网
网络出版将冲击传统出版市场
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与进步,出版物正不断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图书的出版发行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方兴未艾的网络出版引人关注。网络在以出版快速、传播广泛、费用低廉、交互功能强大、更新信息便利等优点赢得越来越多读者青睐的同时,也为出版者提供了广阔的新空间。
一、网络出版概念的界定
网络出版在业界炒得沸沸扬扬,然而究竟什么是网络出版,目前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仅就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作一介绍:
一种观点从强调网络出版的主体合法性出发,认为网络出版是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
另一种观点从版权的角度来界定网络出版,认为只有有形物的发行才构成出版,如书、报、刊、磁带、录像带、VCD、电影拷贝、制成DC-ROM的软件等。没有有形物则不构成出版。网络出版仅仅是公众对网络传播的习惯性称呼,而不是著作权法意义下的出版。
第三种观点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界定网络出版,认为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的过程都可以叫做网络出版。
第四种观点认为,网络出版一般是指利用网络完成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市场营销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形成数字化的作品,并通过网络发行。
第五种观点认为,网络出版就是将作者的著作经过加工后通过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以电子文献的形式广为传播(出版发行)。它的实质是拥有固定的域名并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实体,以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为介质,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信息传递模式。
第六种观点认为,网络出版是融出版(书报刊)、广播、电视等三大媒体于一体的新兴产业,具有产品数字化、流通网络化、交易电子化的特点,对传统出版业将造成越来越多的冲击,但它们又将互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影响,长期共存。
二、网络出版的特点
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出版主体大众化。传统出版活动一般需要由专门的出版机构来完成,出版过程需要一系列的工序,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工作规范。如书报刊的出版就需要经过编辑、印刷、发行等过程,按照三审三校规范进行。而网络出版,就目前的技术要求来说,出版者不受出版机构的限制,专业出版单位、商业公司、计算机服务公司甚至个人都能够在网络上出版。
2、出版载体全球化。网络出版的发行范围特别广泛。传统出版一般限制在一定的发行范围之内,如书报刊的发行就有地域的限制。而网络出版几乎没有地域限制,因为Internet本身就意味着全世界的联网用户都可以阅读到任何地方的任何一台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所发布的内容,任何地方的任何一台上网计算机,都可以用来进行网络出版和发行。例如,中国用户可以利用美国的免费服务器,建立页面,发布信息。在这个意义上,地球真的成了一个"大村庄"。
3、出版物虚拟化。网络出版与传统出版最大的不同,是其出版物载体为计算机网络。因此网络出版不存在传统的出版物形式。出版商通过计算机网络向读者提供出版物,读者直接获取利用网络上发布的各种信息。出版者和读者之间既不需要中间人,也不需要其他媒体。在读者需要时,网络出版物也可随时下载,成为具有具体形态的文献。
4、出版客体丰富化。由于纸张等自然资源的局限性,传统的出版所能提供的选择相当有限,总的信息量也不算太多。而网络出版由于拥有了具有高速运算能力和大储存量的计算机,网络传输能力也在迅速地提高。因此网络出版的内容之浩瀚几乎不受任何限制。它在不断地膨胀和不断地细化。传统出版业能够出版的,在网络上都能出版,包括图书、报纸、杂志、资料、广告等。传统出版所不能出版的,在网络上也能出版,如数据库出版(可让读者按需要查阅并进行各种特殊运算及统计)。
5、出版发行同步化。在网络上出版的同时其实也已经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的发行。因为无论是建立网页让别人浏览,还是制作文件发送给别人或让别人下载,通过超链接、电子邮件和搜索引擎的使用,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将"出版物"在第一时间公开的目的。当然,最形似传统发行的做法是向固定的订阅用户发送电子邮件。
6、出版形式交互化。由于网络出版物是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现,而多媒体的阅读特点就是交互性,即读者可以成为节目的主角,可以按自己的心愿看想看的内容。另外,在网络上可以通过对话(Chats)、新闻(Newsgroups)等进行双向交流,可以对弈,可以扮演角色等等。(待续)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